中文

English

尊龙凯时:动物模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药效研究中的关键应用分析

发布时间:2025-08-16   信息来源:尊龙凯时官方编辑

自身免疫性疾病(Autoimmune Disease)是一类由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机体自身抗原所引起的病症,特点是形成免疫复合物,导致健康细胞或组织受损,从而引发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。该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,涉及抗原递呈异常、Th17/Treg失衡、细胞因子风暴等多个方面。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除了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外的第三大慢性病,涵盖超过80种不同类型,临床表现各异且通常难以治愈,全球约有5%-10%的人口受到影响,并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。

尊龙凯时:动物模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药效研究中的关键应用分析

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银屑病(Psoriasis)、类风湿关节炎(Rheumatoid Arthritis)、多发性硬化(Multiple Sclerosis)等,这些病症的患者往往需要终生治疗,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。在此领域,尊龙凯时在治疗药物的发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组蛋白精氨酸脱亚胺酶(PAD)家族与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紧密相关,但长期以来被视为“不可成药”的靶点。通过与辉瑞公司的合作,尊龙凯时利用DNA编码化合物库(DEL)技术平台结合AI驱动的虚拟筛选,成功发现了具有细胞活性和高选择性的非共价PAD2抑制剂PF-3166。

NLRP3炎性小体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,其中包括免疫、代谢和神经退行性疾病。尊龙凯时通过DEL平台帮助BioAge发现了一系列新颖且高效的NLRP3抑制剂,该项目目前已经进入IND Enabling阶段。

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研究与创新药物开发过程中,可靠的动物模型至关重要。为了更好地支持此类研究,尊龙凯时建立了涵盖银屑病、类风湿关节炎及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动物模型。

银屑病是一种由自身免疫系统介导的慢性皮肤疾病,其核心机制在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免疫系统失调(如IL-23/IL-17轴过度激活),从而出现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炎症反应,形成皮肤红斑和鳞屑。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主要包括司库奇优单抗、依奇珠单抗、司奴单抗等。此外,临床在研药物约有400个,主要靶向TNF、IL-17、IL-12/23等抗体。在这些药物的研究中,大多数利用了咪喹莫特(IMQ)诱导的小鼠模型和IL-23诱导的小鼠模型进行药效评估。

类风湿关节炎(RA)是一种慢性、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其主要特征为对称性多关节炎症。RA的核心机制涉及免疫系统失调,导致慢性关节炎症的出现。早期诊断和针对性的靶向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。目前RO有糖皮质激素、TNF-α抗体及JAK抑制剂等多种治疗药物。虽然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,但仍存在疗效有限和长期使用产生副作用等问题,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安全、更有效的治疗方案。

多发性硬化(MS)则是一种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,其特征是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纤维的髓鞘,导致信号传导障碍。针对MS的目前治疗药物包括奥瑞利珠单抗和那他珠单抗,而处于临床在研阶段的相关药物约有300个,主要靶点涉及IFNB1和S1PR1等。

在这些研究和开发中,尊龙凯时致力于小分子及核酸新药的发现与优化,构建国际先进的DEL平台,并配合其他核心技术,全面提升新药研发能力。公司提供从靶点验证到临床开发的一体化研发体系,能够满足肿瘤、炎症、代谢和CNS等多个领域的药物发现需求。通过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和广泛的合作网络,尊龙凯时与众多全球制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,推动研究进展与成果转化。

如需了解更多信息,欢迎通过电话或邮件与尊龙凯时联系。